中國古代玉器、青銅器和漆器教案

時間:2023-04-25 21:13:0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古代玉器、青銅器和漆器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對中國古代工藝美術中具有悠久歷史和高度成就的玉器、青銅器 和漆器,有所了解,有所認識,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養欣賞古代工藝美術的能力,提高藝術欣賞水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本課重點是介紹青銅藝術的種類、用途和商周青銅器的藝術特點。   (二)內容結構   本課教學內容分成玉器、青銅器和漆器三部分。各部分分別敘述有關欣賞玉器、青銅器和漆器的基本知識。全課共分以下18個自然段落: 第一段是本課的引言。說明為什么選擇玉器、青銅器和漆器,作為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欣賞的主要內容。 第二段說明玉、石的關系。 第三段說明玉器在中國古代的主要用途,以及商周至漢代玉器工藝的演變和發展。 第四段說明玉器的設計創作的主要特點。 第五段分析周代玉器《玉佩垂飾》的藝術特色,進一步說明工藝美術設計所遵循的法則。可惜本課圖版中未能刊出這一作品的圖片。 第六段說明青銅的特點以及青銅工藝產生的時間和它的鼎盛時期。 第七段說明青銅器的范圍以及如何欣賞中國古代的青銅器。 第八段說明商代青銅器的主要特征,并以著名的商代青銅器《司母戊方鼎》、《四羊尊》、《虎食人卣》為例。由于圖版限制,前兩件作品未能刊出圖片。 第九段說明西周青銅器的主要特征,⒁暈髦茉縉詰摹隊鄱Α肺?第十段說明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主要特征,并以春秋時期的《蓮鶴方壺》和戰國時期的《十五連盞樹形銅燈》為例。 第十一段說明秦漢時期青銅器的主要特征。 第十二段分析著名漢代青銅器《長信宮燈》的藝術特色。 第十三段分析著名漢代青銅器《虎牛形祭案》的藝術特色。 第十四段說明中國古代漆器的特點和它產生的年代,以及它的發展演變。 第十五段分析戰國時期漆器《彩繪透雕小座屏》的藝術特色。 第十六段分析漢代漆器《漆耳杯套盒》的藝術特色。 第十七段分析明代漆器《牡丹紋剔紅蓋碗》的藝術特色。 第十八段分析清代漆器《三鳳牡丹紋朱漆描金碗》的藝術特色。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有兩個方面:從工藝美術的種類來講,教學重點應放在青銅器方面。因為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繼彩陶之后又一個最燦爛的篇章。從掌握知識和掌握欣賞方法來講,重點應放在掌握欣賞方法上。本課的教學難點主要是一些專業名詞和有關的歷史文化知識。 二、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簡單介紹工藝美術類別。(圖片展示)   教學內容:   1、 玉器工藝: ·現有資料證明,中國最早的玉器出現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在已發掘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文化遺址中,均有精美的玉器出土。之后,歷經商、周直至明、清,持續生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時代風格,代表了世界玉器的最高水平。中國古人對玉的解釋除了物質的特性——質地溫潤縝密,光澤柔和外,還賦予它以“德”的含義。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稱:“玉,石之美有五德者”,這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文人對玉的特征和內涵的典型概括。 ·請A同學談談玉器的用途。 ·玉器圖片欣賞。   2、 漆器工藝: ·漆涂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但這里所說的漆,是指一種天然漆,一般稱為生漆,俗稱大漆,系漆樹身上分泌的液汁,呈灰乳色,接觸空氣氧化,成栗殼色,干固后成褐黑色。 ·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我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并對日本等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古代漆器工藝的種類有哪些呢?請同學回答。C同學小節。 ·漆器作品欣賞。   3、 青銅藝術: ·為什么古人采用青銅鑄造器具? 青銅器有哪些種類?(思考) ·請B同學小節。 ·夏鑄九鼎簡介。 ·商周是青銅器鑄造的鼎盛期。 《司母戊方鼎》(商)(通耳高133厘米,器口長110厘米、寬78厘米,重875公斤,1939年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這是商代著名的青銅器,也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青銅器中的鼎是古代一種炊器,煮或盛魚肉用。它的形狀大多數是圓形、三足、兩耳;也有四足的方鼎和圓形、方形的扁足鼎。鼎的兩耳一般立在口沿上,目的是在取用鼎時,用鼎鉤將鼎鉤起!八灸肝臁狈蕉σ蚱鞲箖缺阼T銘文“司母戊”而得名。據考證,“司”為祠,意為祭祀;“母戊”是商王文丁母親的謚號,所以,這件鼎很可能是文丁為祭祀母親母戊而鑄造。 司母戊方鼎為直口,寬邊,立耳,耳廓飾雙虎噬人頭紋,壁厚,腹深,腹周邊飾獸面紋(舊稱“饕餮紋”),中間為白地,方腹四角各有一道扉棱,平底,四條粗壯的柱狀足,足的上部均飾一獸面紋。整個器物外觀雄健渾厚,紋飾莊重,氣勢威嚴。它的鼎身和四足是整體鑄成的。鼎耳是在鼎身鑄成后再在其上安模、翻范(鑄造青銅器的模型稱“范”)澆鑄上去的。這表明商代的青銅冶鑄已達到很高的成就。 司母戊方鼎既是炊煮器,也是重要的禮器。它體現著商代奴隸制貴族的無上權威。 《四羊方尊》(商)(高58.3厘米,口每邊長52.4厘米,重34.5公斤,1938年湖南寧鄉縣月山鋪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青銅器中的“尊”是一種盛酒器。此器的基本造型是方尊,上下分成三個部分,器口頸部分以極勁健有力的弧線起始,以穩重的直線圍成的圈足結束。中間部分是用分鑄法鑄成主體的四只大卷角羊身,分置于四面轉角之處,肩部的空隙處有蜿蜒的龍。器物上部飾以蕉葉紋,以加強口部開放的感覺。羊身及器身其余各部分均填以嚴謹工細的鱗紋和云雷紋。羊肩還飾有高冠的鳥紋。整個裝飾十分繁復,充滿了神秘、威懾的色彩。 從這一器形的設計來看,它把平面的形象和立體的形象很好地結合了起來,運用了線刻和浮雕的手法,使這一器物顯得更加莊重威嚴。在鑄造工藝上,它采用了分鑄技術,即首先將羊角和龍頭鑄好,然后將其二者分別插入外范中,再進行整體澆鑄,使之成型,又一次顯示了我國商代青銅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   ·商周青銅器特點: 商代的青銅器,特別是青銅禮器,形制厚重華麗,充滿了神秘、威懾的色彩。   西周中期以后,青銅器的神秘色彩逐漸淡化,風格趨向簡樸,追求樸素、典雅之美。   秋戰國青銅器藝術。 《蓮鶴方壺》(春秋)(通高118厘米,口橫30.5厘米,口寬24.9厘米,重64.28公斤,1923年河南省新鄭出土) 中國古代青銅器中的壺是一種盛酒器。它的造型有圓形、方形、扁形、瓠形等。這件蓮鶴方壺(又稱“立鶴方壺”)是青銅器中的著名作品,出土時還有一件與此同樣造型的青銅器,F在,一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件藏河南省博物館。 蓮鶴方壺主體部分為西周后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有蓋、雙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飾于器身上下的各種附加裝飾,不僅造成異常瑰麗的裝飾效果,而且反映了青銅器藝術在春秋時期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壺身的紋飾為淺浮雕并有陰線刻鏤的龍、鳳紋飾。有的是以鳥獸合體的形式表現,虬屈蟠繞,布滿壺體。圈足上每面飾相對的兩虎,器蓋口沿飾竊曲紋。壺頸部四面均有龍(獸)形耳,兩正側面作回首反顧之龍形,有花冠形角,體積很大,長度約當壺身高度的2/3,冠與身軀均有鏤空的精美花紋。壺腹下部四角又有附飾的有翼小龍,作回首向上攀附之狀。獸角翻卷,角端如花朵形。圈足下有雙獸,弓身卷尾,頭轉向外側,咋舌,有枝形角。承托壺身的獸,和壺體上所有附飾的龍、獸向上攀援的動勢,相互應合,共同在觀者視覺上造成壺身輕盈、移動的感覺。 壺蓋上部為兩重駢列的蓮瓣形裝飾,向四周翻仰,有力地烘托出蓋心一只展翅欲翔的鶴。鶴的形象生動真實,為早期青銅器藝術中所罕見,被學術界認為是春秋時期時代精神的象征。戰國以后,青銅壺蓋以立鳥為飾的漸多,蓮鶴方壺為此類器物的已知最早實例。   ·春秋戰國青銅藝術特點: 春秋中期以后,隨著奴隸制度的衰落和崩潰,青銅器逐漸失去了它原來主要作為禮器的作用,逐漸變成供統治階級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銅器的器形趨向輕靈、奇巧,裝飾手法寫實,紋飾也易于理解。   ·秦漢青銅藝術: 《長信宮燈》(漢)(高48厘米,重15.85公斤,河北省滿城陵山竇綰墓出土) 這是1968年出土的一件藝術價值很高的青銅器,是漢代銅燈具中的代表性作品。因此器上所刻銘文中有“長信”二字,根據墓主竇綰是漢代中山靖王劉勝之妻,而中山靖王的祖母即漢景帝時的皇太后竇氏所居住的宮殿名“長信宮”,故將此燈定名為“長信宮燈”。整個燈的造型非常新穎別致,呈宮女雙手執燈形象,器身通體鎏金。燈座和燈罩都可以拆卸,燈罩還可以汗合,以便調整燈光照度的寬窄。燈盤上的一個短柄,可以用來調整照射方向;宮女的頭部和右臂也可以拆卸,因為右臂實際上是煙的通道,使燈煙容納于宮女形的器身之內,使室內保持空氣潔凈,實在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構思。宮女雙手執燈,跪伏在地的姿態以及小心翼翼侍候主人的神情,也完全符合一個身處深宮的年輕宮女的身份。 《虎牛形祭案》(漢)(高43厘米,長76厘米重12.35公斤,云南省江川李家山出土,南省博物館藏) 這是1972年云南省江川縣李家山古墓葬出土的一批重要青銅器中的一件。屬于古代云南少數民族——滇族的文化。關于這一青銅器的年代,一般定為西漢,也有學者以為要提前至戰國時期。這件青銅器造型獨特,案作牛形,背有沿,形成盤狀,便于祭祀時在上面安放祭品。為了保持器物的穩定性,牛尾處設計了一只咬住牛尾的虎。在牛的前后腳之間,利用空腹,橫一頭小牛,別有一番情趣。 ·秦漢青銅藝術特點: 青銅器便向輕便、精巧、實用的生活用器和觀賞器方向發展,它們往往以實用和美觀(主要體現在造型的美)的高度統一而引人注目。   三、教學內容資料   (一)作品分析   玉器工藝 以硬玉、軟玉、碧玉、水晶等為原料而制作的工具、裝飾品、祭器、陳設品等通稱為玉器。根據現有資料證明,中國最早的玉器出現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在已發掘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文化遺址中,均

【中國古代玉器、青銅器和漆器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中國古代玉器、漆器、織繡工藝04-25

青銅器教案01-19

高中美術青銅器教案02-28

青銅器11-15

寶雞青銅器作文范文08-23

邂逅青銅器展作文08-09

玉雕與玉器結課報告03-24

楚國時期的青銅器有什么特點03-25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教案04-25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教案04-25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色多多 | 中文字幕乱老妇女一视频 | 先锋全部色资源在线免费网站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精品 | 亚洲性爱AV免费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