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工作總結和工作重點
2016年,我站圍繞“農委十大重點工程”,以發展質量漁業、生態漁業、高效漁業、信息漁業為目標,以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和實現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為首要任務,以新品種擴面、新技術入戶、精準幫扶、精準測報、水產品質量安全建設為工作重點,不斷強化服務功能,努力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實處,現將2016年度工作開展情況及2017年工作打算總結如下:
一、2016年度工作總結
(一)生產基本情況
全市2016年水產養殖總面積16.55萬畝,較上年略有減少,主要原因是滬通鐵路建設及沙家浜鎮鄉鎮整體規劃的調整,其中池塘養殖面積9.8萬畝,青蝦、河蟹養殖面積8.95萬畝,占池塘養殖面積的91.4%。預計2016年全市水產養殖總產量3.5萬噸,較去年略有減少,主要是常熟市實施暢流活水工程,對市級以及部分鎮級河道實施禁養禁捕,預計全年實現漁業經濟總產值25億元。
(二)工作舉措及成效
1、穩步推進高標準池塘改造工作。
根據《蘇州市高標準農田建設計劃(2015-2020年)》和《常熟市關于全面推進高標準農田(池塘)建設的實施意見》,到2020年我市高標準池塘面積達4.7萬畝,截止2015年,已完成2.5萬畝,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完成高標準池塘建設2.2萬畝,主要涉及古里、尚湖、辛莊、虞山、支塘、沙家浜等六個鄉鎮。目前支塘鎮550畝高標準池塘建設已完成驗收,古里鎮聯涇村740畝、尚湖鎮常興村830畝、辛莊鎮金蕩村750畝列入省級高效漁業建設項目,完成規劃設計。今冬明春完成區域內池塘標準化改造,道路、進排水渠、電力、圍欄等配套設施明年全部完成。
2、逐步完善水產醫院服務平臺建設。
全市現有水產醫院8家,其中市級2家,鎮村級6家,覆蓋錫太路沿線四個水產養殖重點鎮及三個省級現代漁業產業園、精品園。為進一步完善服務工作,創建服務亮點,今年我站在各個水產醫院設立了黨員專家服務點,并根據養殖生產需要,4~9月每周安排黨員專家和技術骨干定期前往各水產醫院開展門診服務,為養殖戶免費提供水質檢測、病害診斷、技術咨詢等服務,指導養殖戶科學用藥、合理用藥,確保養殖生產難題在一線得到解決。全年水產醫院共接待養殖戶近3000人次,檢測病魚、病蟹200多例,檢測水樣1000多批次。
3、持續加強新品種新模式引進力度。
今年我站先后引進的水產養殖新品種有“長江2號”蟹苗、“太湖1號”和“太湖2號”青蝦、沙塘鱧等,其中引進“太湖1號”青蝦原種300斤,“太湖2號”青蝦原種50斤作試點繁殖,沙塘鱧苗種20.2萬尾,“長江2號”蟹苗2460斤,引進的新品種可推廣養殖面積1.5萬畝以上;另外特色品種澳洲龍蝦受市場需求影響增長較快,今年苗種生產達2300萬尾,沙家浜東湖漁業的梭鱸魚逐步走上常熟市民的餐桌。
今年我站著重探索“稻—魚”、“稻—蝦”、“稻—蟹”等種養結合養殖新模式,全市種養結合試驗面積達到400多畝,其中,虞山鎮莫城銀湖生態農業166畝,古里鎮塢坵豐產方的種養基地25畝,辛莊鎮農服中心基地200多畝,種植的水稻有從浙大引進的蘆葦稻和常規稻,水產養殖的品種有河蟹、青蝦、沙塘鱧等。此外,沙家浜鎮實施了350畝農光互補項目,由沙家浜萬農合作社負責運作,其中水產養殖面積150畝,養殖品種青蝦、河蟹,探索立體利用土地養殖的新模式。
4、堅持水產品質量安全常抓不懈。
我站依托“常熟市水產投入品指導服務中心”和“常熟市水產投入品物流中心”,采用“連鎖經營、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管理”的運行服務模式,下設44家魚藥GSP連鎖經營店,形成了覆蓋全市水產投入品指導服務網絡,為全市16.55萬畝養殖水面提供“優質、高效、安全”的水產投入品,杜絕違禁藥物的銷售,提高了用藥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安全性,從源頭有效控制水產品的質量安全;今年先后兩次召開全市水產投入品管理工作會議,舉辦兩期漁業職業獸醫專題培訓,在3月份順利進行了連鎖獸藥證換發證工作,并舉行了常熟市漁藥連鎖經營“44+1”模式授牌,對全市漁藥經營戶進行規范培訓,簽訂漁藥連鎖經營協議、合法經營責任書。全年共組織各類優質漁藥400噸,實現銷售收入500多萬元。
今年我站繼續承擔省局下達的水產品藥物殘留快檢任務500批次,主要檢測指標為孔雀石綠和呋喃唑酮代謝物。水產品質量快檢重點加強對苗種場、“三品”基地、健康養殖示范場、漁業產業園區的常規抽檢,并注重時間節點,不斷加大中秋、國慶等節假日抽檢力度,截止10月下旬已完成500個樣品的抽檢任務,其中包括50個異地檢測任務,檢測品種涵蓋河蟹、青蝦、南美白對蝦等我市主要養殖品種,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合格率100%。同時,今年我站還承擔了市農委下達的100批次氯霉素檢測任務,目前也已全部完成抽樣檢測工作,檢測合格率100%。金唐市水產品有限公司通過首批省級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企業的認定。
5、不斷加強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防控。
我站的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依托已通過省級資質認定的實驗室,根據年度病害監測方案,重點加強對主導品種河蟹、青蝦,以及四大家魚發病流行規律的調查,在全市設立10個病害測報點,確定鄉鎮測報員10名,監測面積1787畝,利用“全國水產養殖動植物病情測報信息系統”及時上傳監測信息,做到“有病及時報,無病月底報”,確保“測報系統”順利啟用,提高測報工作質量和水平。根據省局要求,我站全年監測60個樣品,現已完成監測83個,出具檢測報告83份,開展流行病學調查66次,開展魚病遠程診斷118次,檢測魚(蝦、蟹)樣本數量240多尾(只),檢測水樣1000多批次。為提高水生動物疫病防控能力,我站全年舉辦漁業鄉村獸醫及水生動物病害測報員培訓5期,并每月撰寫一期疫病發生情況及預防預警建議,分發至各鎮及水產養殖重點村。
同時,我站繼續承擔江蘇省養殖漁情信息動態采集項目,今年漁情信息采集點為三個集中連片水產重點鄉鎮:辛莊鎮、支塘鎮和沙家浜鎮,一個水產合作社:常熟市沙家浜西風王水產專業合作社(秋萍蟹業)和一個苗種培育基地:常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水產苗種基地,采集面積共計3122畝,占全市池塘養殖面積的3.2%。養殖漁情信息采集工作自年初開展以來每月及時上報漁情信息,信息上報前對各個采集點采集員報送的數據進行反復核對,確保上報數據的精準性,9月份為扎實推進我市漁情信息采集工作順利實施,我站組織全體漁情信息采集員及相關農服中心工作人員召開漁情信息采集工作例會,并對漁情信息采集員進行培訓。通過養殖漁情信息動態采集,不僅有利于切實掌握各個采集點的養殖生產情況,也為指導全市水產養殖生產和水生動物疫病防控提供依據。
【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工作總結和工作重點】相關文章:
學期工作總結和下學期工作重點05-01
承德市水產病害測報現狀及今后規劃05-03
水產養殖廢水處理技術及應用04-27
水產養殖廢水的生物處理技術及其應用04-27
中國沼氣學會2007年工作總結和2008年工作重點04-25
北京市水產總公司漁業科技發展十五規劃04-28
克拉瑪依市水產業發展展望04-30
RNA干涉技術及其在水產科學中的應用05-02
給寶貝吃海鮮和水產品8要訣05-02
企業工作重點 -范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