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0年首期教育技術中級培訓教學總結
2010年6月1日至8日,我區舉行了第一期教育技術中級培訓。標志著我區教育技術中級培訓的正式啟動。今年科室工作實行"項目負責制",教育技術培訓是我負責的項目之一。從四月初擬訂方案開始,我與我們的項目團隊用了近兩個月時間對培訓進行了周密的準備。包括方案的討論與修改、主講教師的分工與集體備課、教學資源的組織等,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做到了責任落實、時限落實、督查落實。因此,從實施進程來看,培訓是相當順利的,沒有任何環節出現問題。自開班以后,不用學校和教委的領導過問和操心,我們的培訓照常按預期推進,并按預期結束。可見,充分的準備是培訓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
然而,從培訓質量層面看,卻問題多多。
一、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主題單元教學、研究性學習等關鍵詞的內涵、實施策略等,總覺得未能使學員理解透徹。最有力的證明就是學員的主題單元規劃和研究性學習方案。一方面,學員在研討中能指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性學習中的種種問題,并能提出比較可行的改進措施。然而,在自己的主題單元規劃和研究性學習方案中,卻又不斷出現被自己否定和批評過的錯誤。知與行不能統一,教學理念不能轉化為教學行為。
二、學習的心理情境創設還不夠。我們對中級培訓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員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通過參與、體驗等活動去感悟和提煉。但在本次培訓過程中,"輕松愉快"四個字成為了許多學員一直渴望而最終沒能品嘗的奢侈品。這除了我們主講教師自身"創情"、"調情"能力之外,任務重與時間緊之間的矛盾,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三、評價功能未能很好發揮。評價是全程的、多元的。我們在培訓中力圖貫徹這樣的理念,但在操作層面,未能選擇合適的技術,導致學員互評、小組互評耗時較長,效率不高。評價成了為評價而評價,學員并沒有從評價過程中獲得學伴的幫助;主講教師也未能通過評價對培訓進程與質量予以調控與引導。
四、成果的交流展示環節是培訓中做得最糟糕的。小組內部在推薦優秀作品過程中,小組成員并沒有按照主講教師的要求在小組內先展示后推薦,而幾乎都是閉著眼睛整出來的。所以很多學員既沒有很好地整理自己的作品,也沒能很好地相互學習。最后小組代表在全班展示的過程中,也無法很好地展示自己的亮點。成果的交流展示應當是一個整理、提升的過程,是一個再思考、再學習的過程。然而,在本次培訓中,交流展示也成為了形式。
五、反思互動平臺沒能發揮作用。博客是本次培訓力圖搭建的反思互動平臺,并通過這個平臺力圖促進學員走向反思型、研究型教師。然而,多數學員在這個平臺上表現出自我中心,根本不關注其他人的博客,不互訪、不互動。主講教師也沒能在這一塊發揮引領和促進作用。學員把博客僅僅當成了向主講教師提交作業的地方,僅僅為了完成學習任務。特別是學員的反思日志,基本屬于應付交差。
當然,問題還不止這些。
找尋這些問題的原因并找出解決的辦法,也許更有意義。
套用一位名人的話說:學員的所有問題都不是學員的問題,都是培訓者的問題。排除客觀因素不說,本次培訓在設計上還存在較大缺陷。結合一些學員的建議,我想,在今后的培訓中,擬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一、優化技術。將高教版的培訓平臺利用起來。培訓平臺用于提交作業、過程評價;博客只用于自我反思、交流互動。
二、精減作業。在十分緊張的時間內,作業略為偏多也許是影響情境氛圍、作業質量、互動交流的原因之一。可以將作業進一步精減,以便學員有更多的時間作深層次思考。
三、強化評價與互動。通過培訓平臺,對學員作業做出及時評價,開展3次以上過程性評價。主講教師應當更多地閱讀學員博客,引導學員參與互動,提高學員反思質量。
四、思考遠程培訓。有學員建議實施遠程培訓,這是個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開展遠程培訓的試驗。
另外,本次培訓沒有集中上晚課。也許這是學員感到時間緊的又一因素,并影響學員對相關問題進行持續性思考。因此,到底晚課是否集中,是今后培訓中應當很好研究的問題。
所有這些,僅是個人意見。我相信其他主講教師也有很多思考。希望在下次備課會上,能進行更全面的反思與總結,為中級培訓探尋更好的優化策略。
記錄激動時刻,贏取超級大獎!點擊鏈接,和我一起參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動!
【首期教育技術中級培訓教學總結】相關文章:
教育技術中級培訓心得05-01
教育技術中級培訓心得05-06
教育技術中級培訓心得體會03-22
教育技術中級培訓心得體會11-15
教師教育技術中級培訓心得05-01
教育技術中級培訓心得體會04-14
教育技術中級培訓心得體會15篇12-31
教育技術中級培訓心得體會(15篇)01-08
教師教育技術中級培訓心得體會04-06
教育技術培訓總結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