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0—2011學年度 連城縣幼兒園語言工作室計劃
連城縣幼兒園語言領域 林芳萍骨干教師工作室計劃 2010——2011學年 “語言工作室”是面向全縣幼兒園,服務全縣幼兒教育教學改革,以網絡為主要載體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推廣經驗,改變教師學習方式,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形成人人皆知、人人皆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工作室”建設目標。實現教師教育跨越式發展,使“語言工作室”更好地發揮示范、指導、輻射作用。根據“連城縣骨干教師工作室管理辦法”,在連城教師進修幼兒園的組織、協作與指導下,工作室將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教研水平、努力完成宣傳語言教學經驗、培養學科帶頭人、提升連城縣幼兒園教師語言教學素質、提高幼兒園語言教學質量、推進我縣幼兒園語言教學改革等任務,2010-2011學年度,幼兒園語言工作室秉承 “成為研究的平臺、成長的階梯、輻射的中心、師生的益友”的宗旨,特制定以下工作計劃。 工作目標: “語言工作室”在信息化環境下開展活動,以網絡化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幫助教師教與學,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導、輻射作用來培養一批在語言領域的優秀骨干教師;同時通過工作室激勵全縣廣大幼兒教師愛崗敬業,刻苦鉆研業務,努力提高教書育人水平,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現我縣教育高標準、高質量均衡發展的目標。 工作任務: 1.研究探討幼兒園語言領域教育指導策略;教育改革趨勢和前沿動態,參與指導課程改革,發揮本學科專業引領作用。 2.研究探討幼兒園早期閱讀的課堂教學指導策略,探索實施課堂教學素質化的途徑和方法。 3.開辟語言工作室網站,以教育信息化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4.研究探討骨干教師成長規律,造就具有學科研究特色的骨干教師隊伍。 5.語言工作室對成員的重點培養,制定每位成員成長的三年規劃,促使每位成員盡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形成獨立的教學風格。 6.積極承擔教師培養培訓任務,為我縣教師隊伍建設提出建議、規劃和實施方案。 本工作室將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加強學習,提高理論素養。 先進的理論是教學和科研的先導;沒有先進的理論指導,一切教學和科研都將是紙上談兵。閱讀和學習是提高自身的需要,也是自我進修的有效途徑。要想提高自身的理論功底、更新教學觀念、更新知識,惟有不斷學習。因此,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和工作室成員的理論修養,始終占領理論“制高點”。 本工作室定期舉行工作室成員組成員工作例會。時間初定每月一次,平時以QQ、電話聯系為主,如工作需要,還可臨時召集會議,成員必須按時參加會議,并要根據要求做好相關的準備。此外,將認真組織所有成員,采取集中學習和分散自學相結合的形式,加強理論學習,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學習新課程理論專著,本學年工作室成員將共同學習《早期閱讀理論在幼兒語言活動中的運用》、竇桂梅的《做一名有專業尊嚴的教師》等,不斷提高成員的理論修養。并尋求合適的時機,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聆聽專家學者的授課和講座,為工作室成員的成長打下堅實的理論功底。 二、增進輻射功能,努力形成風格。 立足于語言課堂,積極進行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工作室成員不斷深入課堂,通過聽課、評課等途徑,為教育教學研究取得第一手資料。通過成員自身開課、到姐妹園借班上課、開設講座等形式和活動,相互學習,提高教學水平。幫助工作室成員在教學風格和特色上下功夫,讓每位成員具有高品位的教育教學藝術,能夠按照教育規律和幼兒的心理規律,智慧地、藝術地教育幼兒,靈活地、技巧地駕馭課堂教學,進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思想。根據上級指定參加送教、支教活動或在片區教學研討活動中進行公開教學。本學年開設縣、片以上公開課至少10節。每個成員每個學期,要開1節縣、片以上公開課、作縣、片以上教師培訓講座或組織縣、片以上論壇1次。完成縣教育局、進修校交給的其他有關業務指導或培訓任務。積極指導幼兒參加教育主管或業務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競賽活動。 開展“師帶徒”活動,每位成員每學年帶教不少于1人,指導每位學員上不少于兩節的研討課、撰寫一篇有一定質量的教學設計、案例及教學總結或論文。本工作室將用實實在在的行動,進一步加大對本縣其他姐妹幼兒園及周邊地區的輻射功能,進一步體現出名教師工作室在教育教學、教學研究方面的指導價值。 三、建立科研合作關系,實現跨越式發展 根據連城縣骨干教師工作室與連城縣幼兒園語言領域工作室協作的基本思路和要求,通過教育科研與教學創新的合作,提高幼兒園語言領域的教、研、訓、導的能力與水平。 1.建立協作平臺,完善協作機制。 幼兒園語言工作室由城西、隔川、姑田幼兒園的優秀語言學科人員組成的合作對象,通過在線的方式,參與林芳萍語言工作計劃內的教學研究的各項工作。同時按照對點、對科、對人的模式建立師徒關系,訂立師徒協作的協議,建立聯系、交流、互動合作模式,完善合作機制。 2.制定工作規劃,提高合作的水平。 三所園的語言類課題研究,圍繞城西幼兒園已申請立項的省級立項課題“幼兒園城鄉結合片區教研協作的推進與實施”、市級立項課題“園本教研中教師個性特長的發揮”展開工作。2010.7—2011.7著重研究新課程實施的實踐與反思;2011.8—2012.7著力研討園本課程的開設和特色課的教學;2012.8—2013.7骨干教師專業引領成果展示,檢驗、考核評價根據本園實際情況和合作目標,制定學科語言年度工作規劃,落實每個年度的合作項目、合作方式、合作進程、活動安排、合作成果預期等,豐富語言培養的途徑與方法。 3、加強學習交流,緊密教育科研協作關系。 按照上級跟蹤培養的規劃,我工作室將引導本縣幼兒園語言開展理論與實踐學習活動,豐富語言的內涵、優化語言的經驗,在主管部門安排定期開展的各項交流與學術活動的同時,姐妹園將建立語言教學學習與交流的基本方式與渠道,幼兒園語言領域工作室還將積極參加其他工作室組織的大型教科活動、學術報告或專題講座,我室在條件成熟允許的情況下派代表參加,指導我縣組織的大型教科研活動。2010——2011學年度上期我室活動安排: 10月份:地點:城西幼兒園 內容:幼兒園語言領域—幼兒早期分級閱讀的觀摩活動 11月份:地點:宣和幼兒園 內容:工作室骨干教師送教下鄉。 12月份:地點:隔川幼兒園 內容:工作室中期交流研討活動。 針對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活動設計,特別是對語言教學和閱讀教學兩重點的處理問題,老師們往往顧此失彼,且有淺嘗輒止。 2011年1月——階段總結會 地點:城西幼兒園 通過活動的銜接、教學的參與、教研的互動、理論的探討、成果的分享、資源的配置等模式來獲得素質的提高。也可以通過階段性的參與、階段性的專題培養模式、提高語言課堂教學等的專業技能。 4、開展專題研究,提高培養層次。 幼兒園語言領域的成員將參與指導我縣幼兒園語言領域教學的開展及相應課題研究,根據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規劃好課題研究方向、過程、成果以及成果推廣等,每學年完成不少于2篇高水平的教育論文(在縣級以上教學刊物發表或獲獎)。 5、建立信息互向平臺,推動教研發展。 我室根據所承擔的教育教學指導與示范的基本任務,充分利用語言工作室的教學資源條件和教育環境的優勢,追蹤課改、教改的基本信息,提高駕馭教學教研工作的主動性。確保語言領域能夠站在五大領域改革的前沿,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初步具備教育思想前瞻性、教學理論前沿性、教學方法新穎性,教學成果實效性。 四、積極從事科研,提高自身品位。 研究是語言工作室的要務之一和本質屬性。“語言工作室”運行期間,“工作室”主持1個市級以上研究課題,語言工作室將帶動工作室成員自覺進行研究,要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繼續“壓擔子”,爭取“全面開花”,使整個工作室始終洋溢著一種研究的學術氛圍,力爭每位成員都能“研究出成效”。工作室成員學年將上傳優秀活動設計3課時,優秀案例分析1個。督促并鼓勵工作室全體成員從事教育教學研究,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力爭使本工作室成員2010-2011學年度在連城縣級以上刊物至少發表論文3篇。 五、豐富網站內容,保持高效運作。 為進一步使“連城縣幼兒園語言領域——林芳萍骨干教師工作室”成為對外溝通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的一面窗口,將進一步秉承“輻射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宗旨,不斷充實和更新網站的內容,使本工作網站的內容更加豐富、新穎、實用,力爭使每一位瀏覽者均得到有益的啟發。 在短期內將建立網站,上傳內容,爭取盡快擴大知名度,打響品牌;建立工作室的各類欄目,對一線老師進行教學的有效指導。2011.6 我室開展工作的情況將接受縣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以及各幼兒園的全面考核。 我們研究的腳步剛剛邁出,定下了目標與方向;我們豪情滿懷,學習、反思、踐行,相信前進的道路將灑滿陽光!我們勤奮工作、團結協作,將力爭做理論學習的楷模、教學實踐的典范,整合優質師資,打造骨干教師隊伍,以飽滿的精神展示連城縣幼兒園語言工作室的風采,推進教育事業科學、和諧、均衡、優質發展,希望為我縣的幼兒教育教學改革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連城縣幼兒園語言語言工作室 2010年6月【—學年度 連城縣幼兒園語言工作室計劃】相關文章:
幼兒園名師工作室工作計劃04-29
幼兒園語言活動計劃10-28
名師工作室計劃04-07
幼兒園語言教研計劃07-29
幼兒園語言學科計劃06-29
幼兒園語言工作計劃01-09
幼兒園語言工作計劃03-06
名師工作室個人計劃09-14
工作室工作計劃08-23
工作室工作計劃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