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學年第一學期工作計劃(原創)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教育局、教研室教育工作要點和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向,以新課程標準、新教學觀念為指導,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各科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提升師生整體素質為核心,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求真、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抓住今年全縣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契機,深化課堂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營造和諧的育人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我組教學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二、具體目標和措施
1、重視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提高理論素質
重視理論學習。定期組織學習教育理論,更新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積極探索27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并在教學中勇于實踐。倡導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主動學習Word、PowerPoint、Flash制作多媒體課件等信息技術技能,將現代教學工具有效的運用于課堂教學中。
2、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①重視導學案的制定和研修:這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其優劣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以"緊扣新課標要求,切實提高課堂效益"為準則,加強教材的探究交流,確定章節的知識系統和知識要點、重點、難點。把研修的重點放在分析教材、整合教材、尋找難點的突破口、優化教學過程上,并做到課后認真寫好教后反思。
②上課:端正教學思想,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在課堂上,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創設情景、成功鼓勵的作用,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使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敢于實踐、積極創新的優良品質。每節課力求做到:目標明確、科學性強、教法得當、重點突出、抓住關鍵。
培養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學習。在理解教材的內容上下工夫,防止"滿堂灌"和"課堂習題化",做到探究、交流、分享與適時點撥相結合。加強知識的運用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③作業:加強作業量的控制和作業題的精選。教師在認真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研究習題,把握方向的前提下,圍繞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有的放矢地精選習題。控制作業量,使作業既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又有利于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3、重視教研組建設,促進教研組自身發展
(1)以集體聽課、說課、評課、專題研討等形式作為工作的主要內容,促進組內教師的共同提高。
(2)在教研組活動中,要以精益求精、勇于探索,不斷進取的敬業精神,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精選適合教學實際、可操作性強的小教研課題,增強教研效益。
(3)積極開展組內隨堂聽課活動活動,把聽課、評課的活動經常化,督促教師快速成長。要求每位教師認真聽每一節課,并且課后要交流,做課老師要"說課",備課組教師重點評,其他教師輔助評。除了點評優點,更要發現不足,提出改進意見。
平時同科教師則隨時交流教學心得、教學方法,做到兼收并蓄,博采眾長,共同進步,共同提高。還要求教師善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手段,以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形象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積極、主動參與各項活動,凡學校、縣、市教研室布置的工作任務、開展的有關活動,爭取保質保量的完成。
(5)認真學習和研究新課程標準的中考改革方案和政策,準確把握課程改革要求和中考改革方向,重視中考科目的教學,加強教學動態管理。每次階段性評估后,及時有效的做好總結工作,以學科為單位分析問題所在,找出以后工作努力的方向,制定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
4、把反思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有教學過程中的反思,還有教學后的反思;有成功之處的反思,還有失誤之處的反思;有學生不同見解的反思,還有學生中出現的問題的反思;有教學設計方面的反思,還有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方面的反思等。
在反思中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和教研的主人。
三、其他工作:
1、有序、科學地進行培優補差;
2、教育教學資源進行共享,建立學科資源庫,努力營造一個團結和諧的教研組,凸顯集體力量。
總之,我們組將在領導的關心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提升教研組的整體水平,實現人生的價值,成就教育夢想,提升學科的生命力!
(政史地教研組)
【--學年第一學期工作計劃(原創)】相關文章:
學年第一學期工作計劃01-15
學年第一學期安全工作計劃01-12
育紅小學2010-2011學年第一學期體育教研組工作計劃(原創)04-24
學年第一學期教科室工作計劃04-25
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工作計劃04-25
學年第一學期德育工作計劃03-09
學年第一學期班級工作計劃通用10-11
幼兒園學年第一學期工作計劃05-01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工作計劃04-28
10-11學年第一學期工作計劃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