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雙學雙比”女能手協會年會工作報告
“雙學雙比”女能手協會年會工作報告各位領導、各位會員、姐妹們:大家好!在金秋十月,碩果累累,收獲豐收喜悅的時候,我們召開女能手協會年會,這是女能手協會成立以來首次召開年會,目的是總結成績,交流經驗,振奮精神,再鼓干勁,把協會工作做得更好。首先,我代表區“雙學雙比”女能手協會向新會員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關心支持協會成長的各級領導、婦聯組織和同志們表示衷心地感謝!下面我代表協會做工作報告:一年來,區“雙學雙比”女能手協會在區婦聯的領導下,在“雙學雙比”領導小組及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我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大局,以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大力提高農村婦女的組織化程度為重點,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群眾優勢,引導女能手牽頭建立各類婦女專業合作組織,提高女能手依靠科技致富的水平,發揮了協會在服務農業、服務農村、服務婦女方面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一、 協會隊伍不斷壯大,培樹了一批先進典型區女能手協會吸納了一批新會員,目前會員已達到38名,先后推薦15名會員入了市女能手協會,有2人被選為會長、副會長,推薦一名會員加入了省女能手協會。同時,在區婦聯的指導幫助下,相繼建立了女能手牽頭的棉花、林果等專業合作協會5個,會員達到300人。各專業協會充分發揮了培訓示范、規范管理、加強服務的職能,切實解決了會員的信息、技術、銷售等方面的實際問題。會員劉術秋牽頭組建的東田莊鄉婦女棉花協會,堅持引進新品種,嘗試棉田套種西瓜、套種大蒜等新模式,畝增收近千元,有效地防治了病蟲害。協會還為會員在收棉時聯系采摘工,并成立了棉花品級評定小組,統一組織銷售,使棉花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并還走出去承包了1800畝的棉田,凸顯了規模化、組織化的優勢。為充分發揮會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增強創新意識和發展意識,激勵更多的女能手創造新業績,協會注重典型的培養,通過表彰和宣傳,營造謀求大發展,快發展的氛圍,先后在省、市、區電視臺、《中國婦女報》、《農民日報》、《河北日報》、《唐山勞動報》等媒體宣傳了付素玲、王艷芬等10名會員的先進事跡,并對典型進行表彰。一年來,有20名會員被評為市、區級女能手,2人被評為省級女能手,1人被評為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會長潘立英榮獲“全國十大農民女狀元”稱號,并在全國“雙學雙比”表彰電視電話會議上做了典型發言。省委常委臧勝業看了《人民日報》的報道后,做了重要批示。省婦聯及我區婦聯分別做出了“開展向潘立英等同志學習的決定”,掀起了我區學先進、爭做先進的熱潮,形成了女能手的品牌效應。二、加強服務,為會員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一是組織學習培訓。圍繞全區“萬名婦女學習工程”,依托婦女學校,對女能手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實用技能、新信息、法律、政策等相關培訓,增強參與經濟建設的能力和水平,使會員真正擔負起了帶領婦女發展經濟、參與市場競爭的責任和使命。在培訓上采取多種方式,區婦聯從經費中拿出2000多元費用,為每一位協會會員訂閱了《農家女》雜志,還先后請唐山市蔬菜辦主任郭建武、唐山農科院張貴林等專家進行棉花、林果、蔬菜等培訓,并組織女能手參加省、市女經紀人的培訓。為開闊會員的視野,先后組織部分會員到秦皇島集發農業觀光園、陜西楊凌等地參觀學習,并組織全體會員參觀了唐山市第二屆農產品展銷會。二是開展交流展示活動。為引導會員轉變觀念,樹立大發展、快發展的思想,加強市場、項目、信息、資源等各種生產經營要素的共享。通過女能手創業經歷、體會的交流和會員之間項目的合作,為廣大會員提供了解市場,交流信息,共同發展的舞臺。并召開了“雙學雙比”成果展示會,推薦高翠榮、苗桂蘭等4名會員參加了唐山農展會,拓寬了交流渠道,提高了知名度,為實現再發展創造了平臺。三是加強服務。把為婦女提供技術、項目、信息、銷路等各方面服務作為重要責任。幫助婦女學技術,上項目,參與市場競爭,大力發展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我先后深入到大齊鄉安新梅、苗桂蘭的種植基地了解掌握她們的發展現狀,指導她們不斷擴大規模,引進新品種,謀求更大發展。同時,建立了協會與農技專家的定期聯系制度,幫助6名會員與專家結成幫扶對子,切實解決了會員在發展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協會副會長苗桂蘭受益明顯,在唐山果桑站站長丁寶堂的定期指導下,解決了她引進的新品種桃王九九不座果的問題,并喜獲豐收,打入了北京等地,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三、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為新農村建設做貢獻協會成立后,各位會員在有了一份榮譽感的同時,進一步增強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的責任心,激發了加快發展,干大事業的熱情。在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在參與農村“三個文明”建設中,把握機遇,開拓創新,不但實現自身的發展與進步,而且帶動了更多的參賽婦女實現共同富裕。有的會員適應多樣化、優質化的需求,大力引進培育優良品種,加快品種更新換代步伐;有的進行多層次開發,拉長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有的進一步擴大規模,提升檔次,增強產品競爭力。會員安新梅的鑫源農業果業種植示范園在種植更多的果樹新品種,擴大種植面積,提高果品質量的同時,還牽頭成立起果業協會,帶動了周邊地區林果業的發展,她還嘗試了林間套種草坪、大豆等新模式,并與經銷部門簽定了大豆銷售合同,使大豆基地不僅在本地,還擴展到了唐坊地區,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協會理事付素玲的西葛鎮沙坨子村美國紅提園藝場,以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和適銷對路的品種取勝,獲得了十分可觀的經濟收益。在她的帶動下,周邊相繼發展了近20家葡萄園,徹底改寫了沙地無人種植葡萄的歷史。四、開展扶貧濟困活動,熱心公益事業一是協會組織女能手與需要幫扶的婦女結成對子20對,既幫思想,又幫資金、項目,從技術、市場等多方面進行指導,幫助她們走上致富路。會員王艷芬無償為幫扶對象提供種豬并在技術、信息上進行指導,使其靠養豬走了致富路。二是會員依靠自己的產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和下崗女工,同時提供了產品、技術、銷售等服務。理事高翠榮的藍天鴻星水產品加工廠安排了本地50多名姐妹就業。三是為公益事業捐款捐物。潘立英、高翠榮等先后為慈善協會等各類公益事業捐款30余萬元。小集鎮鑫源化妝品商店的經理薄秀英,主動為有經商想法,但又缺乏資金的婦女姐妹提供資金幫助,使她們走上致富路。對孤寡老人,她始終參加婦聯開展的“情暖夕陽”活動,每年老人節都要為鎮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保暖內衣、床單、被罩等生活用品,并組織衛生院的醫務人員為老人免費查體,免費送藥;對家境困難的兩位“春蕾女童”,主動捐款、送去衣物和學習用品等。目前她已向社會各界捐助物品、資金近十萬元。副會長苗桂蘭在帶領全村婦女姐妹共同致富的同時,還申請加入巾幗志愿者隊伍,主動義務照顧該鄉幸福院的30多位老人。會員們用實際行動,回報鄉親、回報社會,彰顯了扶貧濟困的高尚情操。一年多的實踐表明:我區的“雙學雙比”女能手協會在傳播技術、溝通信息、聯結農戶、開拓市場、組織聯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有機聯結,為提高女能手素質,加強相互之間的協作交流架通了橋梁【“雙學雙比”女能手協會年會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致富女能手事跡材料11-17
協會年會策劃方案07-27
協會年會活動方案04-29
協會年會活動策劃方案10-14
晚年會守寡的生肖女03-02
商協會年會邀請函02-15
繪畫能手作文02-07
作文小能手11-11
修理能手作文11-16
跑步能手作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