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精選10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此時此刻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 1
為落實區保健所工作計劃,進一步有效控制我校學生近視患病率,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一、工作原則
1、堅持預防為主原則。把近視眼防控的重點放在預防工作上,面向全體學生實施預防措施,有效預防近視眼的發生,降低學生近視眼新發病率。
2、堅持綜合防控原則。針對導致近視眼發生的多種因素,采取綜合防控措施。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控制學生近距離用眼時間;改善教學衛生條件,創建良好的視覺環境;普及視力保護知識,培養學生科學用眼習慣;落實學生體育活動時間,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3、堅持常抓不懈原則。把“防近”工作作為學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齡、學段要求,將其貫穿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堅持常抓不懈,促進“防近”工作經常化、制度化。
4、堅持全員參與原則。充分發揮全體教師和家長的作用,建立教師全員參與,學校、家長聯動的機制,形成共同做好學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二、工作要點
(一)學校成立了以一把手為組長的的“防近”工作小組,建立健全“防近”工作制度,做到“防近”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全面落實《中小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崗位職責》的要求,做到責任到人,職責落實到位。
(二)全面開展視力普查,建立中小學生視力檔案。一年開展兩次視力普查工作,為每個學生建立視力檔案。對裸眼視力低于5.0的視力低下學生,要開展個體防控指導,加強視力下降預警機制,及時引起學生和家長的重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早干預、早發現、早矯正、早治療,不錯過最佳視力保護時間。
(三)大力開展預防近視眼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愛眼意識和護眼技能水平。
1、學校要通過開設健康教育課、開辟宣傳專欄、組織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廣泛地向學生、教師和家長宣傳《中小學生預防近視眼基本知識和要求》,力爭師生、家長對預防近視眼基本知識知曉率和學生預防近視眼行為養成率每年都有提升。
2、學校要以《中小學生預防近視眼基本知識與要求》中的“保持正確讀寫姿勢”、“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堅持做眼保健操”、“選擇良好的用眼視覺環境”、“保證睡眠、均衡營養、加強鍛煉”、“定期檢查視力,配戴合適的眼鏡”這6大項知識要點為核心,大力開展“6月6日愛眼日宣傳周”活動,有重點地、逐項深入地把預防近視眼基本知識與要求傳授給廣大師生和家長。
(四)開展科學研究,探索近視防控有效辦法。
搞好宣傳教育,普及視力保健知識和技能。通過健康教育課講座、競賽、板報、廣播、張貼宣傳畫等方式,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普及視力保健知識,提高學生、家長的預防保健意識,掌握防治方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學生戶外鍛煉,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學校認真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切實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嚴格執行市教育局下發的中小學課程計劃,控制考試的科目和次數,限制課外作業量;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同時,積極爭取家長配合,控制學生電視與網絡的用眼時間。
(二)要注重學生日常用眼習慣的培養,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
1、學校要保證學生每天做兩次眼保健操,并建立檢查指導制度,確保眼操質量。
2、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讀寫姿勢,并經此項工作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
3、學校每年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眼操、讀寫姿勢比賽,對優秀班級給予獎勵,并在全校進行示范表演。
(三)改善教學條件,為學生創建良好的視覺環境。
1、教室前排課桌前緣與黑板應有2米以上距離。教室內各列課桌間應有不小于0.6米寬的縱向走道,教室后應設置不小于0.6米的橫行走道。后排課桌后緣距黑板不超過9米。
2、教室內在座學生應每人一席。每間教室內至少應設有2種不同高低型號的課桌椅。
3、黑板應完整無破損、無眩光,掛筆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緣與講臺地面的垂直距離:小學為0.8~0.9米,中學為1~1.1米;講臺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為1.2米。
4、單側采光的教室光線應從學生座位左側射入,雙側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應設在左側。教室墻壁和頂棚為白色或淺色,窗戶應采用無色透明玻璃。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積與室內地面面積之比)不得低于1:6。自然采光不足時應輔以人工照明。
5、教室照明應配備40瓦熒光燈6盞以上,并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燈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教室照明應采用配有燈罩的燈具,不宜用裸燈,燈具距桌面的懸掛高度為1.7-1.9米。
6、黑板照明應設2盞40瓦熒光燈,并配有燈罩。
7、課桌面和黑板照度應分別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勻。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 2
一、指導思想
1、按照《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崗位職責》和《中小學學生預防近視眼基本知識與要求》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防近領導小組,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方案及相關內容。利用學校的德育沙龍、家長講壇、主題班會、校園廣播、黑板報、宣傳欄、家長會、家教通等各種形式向師生和家長進行保護視力的宣傳教育。學校還將近視防控工作中學校領導、各職能部門、班主任及科任教師的'職責要求下發到每個相關責任人手中,形成人人參與、齊抓共管的近視防控氛圍。
2、班主任、任課教師時刻對學生開展“防近”教育。教育學生保持正確讀寫姿勢和合適的執筆角度;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教育學生從讀書寫字視覺環境、看電視視覺環境、操作電腦視覺環境等幾個方面,注重選擇良好的用眼視覺環境;本學期,學校購置新的眼保健操圖解,懸掛于各教室,班主任和體育教師嚴格督促學生每天上下午做一次眼保健操;切實執行《中小學辦學行為規范》相關要求,督促學生保證作息、睡眠時間、均衡營養,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加強鍛煉。
二、措施
1、學校后勤部門及時檢查、修理及更換老化的燈管,確保教室采光照明符合國家標準,照明度分布均勻。同時配合班主任及時根據學生身高,調節課桌椅高度。
2、定期檢查視力,配戴合適的眼鏡。每學期定期對學生進行視力檢查。發現下降,動員學生盡快到醫院眼科做進一步檢查和糾正。
3、課桌椅符合衛生標準,桌凳高度與學生身高的比例相稱,每兩周調換學生座位一次。
4、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力求按揉穴位要準確,手法要適當,用力不要過輕過重,以穴位感到酸脹為宜。任課教師在課堂上能隨時糾正學生不良用眼習慣。
5、要求教師做到“三不”:
(1)上課板書工整、字跡不要過小;
(2)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效率,不拖堂;
(3)嚴格執行課表,不變相占用學生的活動課時間。
6、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讀寫時保持正確體位和姿勢,做到三個“一”(眼書距離一尺,胸與桌后緣一拳,手距筆尖一寸),堅持“二要,二不要”,“二要”是:
(1)讀寫姿勢要端正,眼離書本距離一尺;
(2)連續讀書1小時應休息或遠眺10分鐘。
“二不要”是:
(1)不要在光線暗或直射陽光下看書、寫字,不要邊吃飯邊看書;
(2)不要在走路、躺臥和晃動的車上看書,看電視要有節制。
7、保證體育活動的時間和質量。強健的體魄不僅可以避免全身性疾病,而且也有利于眼球的正常發育。另外,要加強營養,防止過勞,生活要有規律。
8、做好家長與社會宣傳工作,向家長宣傳保護視力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家長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督促學生合理安排時間。
9、為加強監督學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特制定眼保健操檢查評比標準:
(1)全體學生都做眼保健操,一人不做扣1分。
(2)安靜、整齊,有講話、做作業者扣1-2分。
(3)注意力集中,兩眼輕閉,全身肌肉放松,有開小差者扣1-2分。
(4)穴位要正確,手法要輕緩,有5人以上不規范的扣1-2分。
(5)兩手清潔,剪短指甲,有5人以上手不清潔或留長指甲扣1-2分。每周一匯總眼操的情況,所得分數跟班級的量化管理掛鉤。
三、防近領導小組
組長:xx
成員:xx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 3
一、指導思想
近年來,由于學生不能正確地預防近視,防治近視已越來越為老師、家長及社會所關注。保護視力,預防近視是關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因此。我校根據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特制定我校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
二、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全校師生要充分認識做好保護視力、預防近視工作的重要性。要把“預防近視”工作作為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內容之一,高度重視這項工作。
學校將按照教育部《中小學學生預防近視眼基本知識與要求》,在師生及家長中,廣泛、深入開展視力保護宣傳教育。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板報、墻報、班會、宣傳單等多種形式,經常性宣傳科學用眼、預防近視等眼保健知識,培養學生愛眼、護眼意識,養成正確的讀寫姿勢和用眼衛生習慣。教師要懂得防治近視眼的知識,熟悉有關制度和措施,培養學生良好用眼衛生習慣。向家長宣傳保護視力的重要性和預防方法,積極爭取和動員家長及社會的參與,擴大宣傳效果,形成全社會都來重視并參與預防近視工作的`良好局面。
為了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了“預防近視”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組成如下: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
三、建立制度,強化保健
學校制訂“預防近視”工作實施方案和相應的規章制度,強化“預防近視”工作深入有效開展。建立學生用眼衛生的管理制度,強化對學生眼保健操的檢查,隨時糾正學生讀寫姿勢,促使學生培養良好的讀寫習慣和用眼衛生習慣。合理安排好課程與活動,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建立定期視力監測制度。建立家校聯系制度,把每學期視力檢測結果通知家長,督促家長一起教育與培養學生注意用眼衛生,形成良好習慣。每天眼保健操檢查結果納入班級一日常規考核之中。做眼保健操應注意雙手干凈,做到穴位準確、手法正確、力度適當。
學校按照《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中關于用眼衛生對環境的要求,切實改善學校教室采光與照明、課桌椅配置、黑板等教學條件。保證教室內所有學生合理的用眼距離,提供符合標準的教室采光要求以及照明設備,提供與學生身高相符合的課桌椅,教室黑板做到完整無破損、無反光。
總之,我校由于領導重視,安排部署周密,措施具體,責任落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采取多種防近措施,保護視力、預防近視,有效控制近視發病率。使學生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 4
一、指導思想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為了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生視力保護工作,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預防近視的發生,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讓學生了解近視的危害和預防近視的重要性。
提高學生的.護眼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習慣。
建立健全學校近視防控工作制度,定期對學生視力進行監測。
努力降低學生近視新發率。
三、具體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學校近視眼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開展健康教育
(1)利用健康教育課、主題班會、校園廣播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宣傳近視的成因、危害及預防方法。
(2)定期邀請眼科專家到校進行講座,普及護眼知識。
培養良好用眼習慣
(1)指導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做到“三個一”,即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2)教育學生避免在強光、弱光下讀書寫字,控制近距離用眼時間。
(3)督促學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保證每天兩次眼保健操的質量。
改善學習環境
(1)保證教室采光良好,照明設備符合國家標準。
(2)調整課桌椅高度,使之適合學生身高。
加強體育鍛煉
保證學生每天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讓學生在活動中放松眼睛。
定期視力監測
(1)建立學生視力檔案,定期對學生視力進行檢查。
(2)及時發現近視傾向的學生,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干預。
家校合作
(1)通過家長會、家長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近視防控知識,爭取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2)要求家長監督學生在家的用眼情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四、評估與調整
定期對近視防控工作進行總結評估,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工作計劃和措施,不斷提高近視防控工作的效果。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 5
一、工作背景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學習壓力的增大,小學生近視問題日益嚴重。為了切實保護學生的視力健康,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二、工作原則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全員參與,共同行動。
科學防控,注重實效。
三、工作重點
強化學生護眼意識,提高護眼技能。
改善學校用眼環境,減少近視誘因。
加強家校溝通,形成防控合力。
四、具體措施
教育宣傳
(1)開展“愛眼日”主題活動,營造護眼氛圍。
(2)利用校園宣傳欄、班級板報等宣傳陣地,宣傳護眼知識。
課堂教學
(1)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用眼情況,及時提醒糾正不良用眼行為。
(2)將護眼知識融入學科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護眼習慣。
眼保健操
(1)規范眼保健操動作,提高眼保健操質量。
(2)安排專人負責眼保健操的檢查和監督。
戶外活動
(1)保證學生每天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
(2)組織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放松眼睛。
視力監測
(1)定期對學生視力進行檢測,建立視力檔案。
(2)及時反饋學生視力情況,對視力下降的學生進行跟蹤干預。
家校合作
(1)發放護眼倡議書,引導家長關注孩子的視力健康。
(2)定期召開家長會,交流護眼經驗,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五、評估與改進
定期對近視防控工作進行總結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不斷優化工作措施,提高近視防控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 6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近視眼防控工作,使學生近視新發率明顯下降,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高。
二、主要任務
普及近視防控知識,提高學生、家長和教師的護眼意識。
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習慣,降低近視發生風險。
加強學校衛生管理,改善用眼環境。
三、具體舉措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制定學校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明確各部門職責,確保工作有序開展。
加強教育培訓
(1)組織教師參加近視防控培訓,提高教師對近視防控工作的認識和指導能力。
(2)開展學生健康教育課,向學生傳授護眼知識和技能。
強化日常管理
(1)督促學生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2)嚴格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改善用眼環境
(1)保持教室采光良好,照明設備符合標準。
(2)定期調整課桌椅高度,適應學生生長發育需求。
開展活動促進健康
(1)組織各類體育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增強體質。
(2)舉辦護眼主題活動,如眼保健操比賽等,提高學生護眼積極性。
密切家校聯系
(1)通過家長會、家長群等方式,向家長宣傳近視防控知識,引導家長關注孩子視力健康。
(2)定期反饋學生視力情況,共同促進學生視力保護。
四、評估與反饋
定期對近視防控工作進行評估,總結經驗,發現問題。
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工作措施,不斷改進工作方法。
設立激勵機制,對在近視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班級和個人進行表彰。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 7
一、指導思想
遵循《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及教育部《中小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全面促進學生視力健康。
二、工作目標
降低近視率:通過綜合防控措施,逐年降低學生近視新發病率,提升視力健康水平。
提高防控意識:增強師生及家長對近視防控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形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改善視覺環境:優化學校教學和生活環境,減少不利因素對視力的影響。
三、工作措施
1. 加強組織領導與制度建設
成立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相關處室負責人及班主任為成員,明確職責分工,確保防控工作有序開展。
完善考核體系:將班級學生近視率和防控成效納入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評價考核體系,激發工作積極性。
2.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優化作業布置: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至五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1小時。
控制考試次數:減少不必要的`考試,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不超過1次,其他年級不超過2次。
3. 推廣健康用眼習慣
開展健康教育:通過課堂教學、專題講座、宣傳欄等形式,普及科學用眼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習慣。
實施眼保健操:確保每天兩次眼保健操時間,任課教師需監督指導,確保動作規范。
4. 加強體育鍛煉
保證體育活動時間:確保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上好體育課,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
豐富體育活動形式:組織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緩解眼部疲勞。
5. 改善教學條件與視覺環境
優化教室采光照明:確保教室采光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配備LED護眼燈。
調整課桌椅高度:根據學生身高變化,定期調整課桌椅高度,保證學生用眼距離合理。
定期輪換座位:根據教室采光照明情況和學生視力變化,定期輪換學生座位,避免斜眼視現象。
6. 實施家校聯動
加強家長溝通:通過家長會、微信群等形式,向家長宣傳近視防控知識,引導家長關注孩子視力健康。
共同監督孩子用眼:倡導家長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監督孩子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
7. 建立視力監測與檔案管理制度
定期開展視力檢查: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視力檢查,記錄學生視力情況,建立視力檔案。
跟蹤管理視力異常學生:對視力異常的學生進行重點關注和跟蹤管理,及時采取干預措施。
四、預期成果
學生近視新發病率逐年下降,視力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師生及家長對近視防控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明顯提高,形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學校教學和生活環境得到優化,為學生視力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 8
一、指導思想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為了讓學生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提高學生的視力健康水平,特制定本近視防控工作計劃。本計劃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控,常抓不懈,全員參與為原則,切實做好學生的近視防控工作。
二、工作目標
提高學生和家長對近視防控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習慣,降低近視新發率。
建立健全學校近視防控工作體系,形成長效機制。
三、主要措施
加強宣傳教育
通過健康教育課、主題班會、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和家長宣傳近視的.危害、預防方法等知識,提高學生和家長的防控意識。
規范用眼習慣
(1)培養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做到“三個一”,即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2)教育學生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每用眼 40 分鐘左右要休息 10 分鐘。
(3)要求學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保證做操質量。
改善學習環境
(1)保持教室采光良好,照明設備符合國家標準。
(2)調整課桌椅高度,使其適合學生身高。
增加戶外活動
保證學生每天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定期視力檢查
建立學生視力檔案,每學期對學生進行兩次視力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家校合作
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指導家長監督學生的用眼情況,共同做好近視防控工作。
四、工作安排
第一階段: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各部門職責。
第二階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普及近視防控知識。
第三階段:加強日常管理,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第四階段:定期總結評估,不斷改進工作方法。
五、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學校近視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強化監督檢查
定期對各班級的近視防控工作進行檢查和評估,對工作不力的班級進行通報批評。
保障經費投入
合理安排經費,確保近視防控工作所需的各項費用。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 9
一、工作背景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學習壓力的增大,小學生近視問題日益嚴重。為了切實保護學生的視力健康,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二、工作目標
提高學生視力健康水平,降低近視發生率。
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習慣和自我保護意識。
三、具體措施
教育宣傳
(1)開展近視防控專題講座,邀請眼科專家為學生和家長講解近視的成因、危害及預防方法。
(2)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等渠道,宣傳近視防控知識。
用眼規范
(1)教導學生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做到“一尺、一拳、一寸”。
(2)嚴格控制學生的作業量,避免用眼過度疲勞。
環境改善
(1)保證教室采光充足,照明設備符合標準。
(2)定期調整課桌椅高度,適應學生生長發育需求。
活動保障
(1)每天安排適量的課間休息時間,讓學生的眼睛得到充分放松。
(2)組織學生參加戶外體育活動,保證每天有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
視力監測
(1)建立學生視力檔案,定期對學生進行視力檢查。
(2)及時發現近視傾向的學生,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
家校合作
(1)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指導家長在家中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2)倡導家長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減少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四、工作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明確各部門職責。
第二階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和家長的認知度。
第三階段: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加強監督檢查。
第四階段: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工作機制。
五、評估與調整
定期對近視防控工作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工作方案,確保防控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 10
一、工作思路
以提高學生視力健康水平為目標,從宣傳教育、日常管理、環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全面推進近視防控工作。
二、工作重點
強化學生的用眼習慣培養。
加強學校近視防控設施建設。
提高家長對近視防控的重視程度。
三、具體措施
宣傳教育
(1)利用健康教育課、主題班會等形式,向學生普及近視防控知識。
(2)制作宣傳海報、手冊等資料,在校園內廣泛宣傳。
用眼管理
(1)要求教師隨時提醒學生注意用眼衛生,糾正不良用眼習慣。
(2)嚴格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環境優化
(1)改善教室照明條件,確保光線充足、均勻。
(2)定期對教室的課桌椅進行調整,使其符合學生的身高需求。
活動開展
(1)組織各類戶外活動,如體育比賽、春游等,增加學生的戶外時間。
(2)開展眼保健操比賽等活動,提高學生做眼保健操的質量。
視力監測
(1)定期對學生進行視力檢查,建立視力檔案。
(2)及時發現近視學生,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
家校合作
(1)通過家長會、家長群等方式,向家長宣傳近視防控知識。
(2)鼓勵家長監督學生在家中的用眼情況。
四、工作保障
成立學校近視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
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對近視防控工作的重視程度和指導能力。
保障工作經費,確保各項措施的落實。
五、工作考核與評價
制定詳細的考核標準,定期對各班級的近視防控工作進行考核。
對工作成績突出的班級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和措施。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01-06
中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01-10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4篇02-27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4篇05-02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4篇)05-02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精選11篇)05-15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匯編5篇)01-09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通用4篇)08-19
小學近視眼防控工作計劃集合4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