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陸安實驗小學教導處工作計劃范文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指針,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以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為依據,以新教材實驗為突破口,以促進學生和教師的發展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扎實開展常規教學,深入進行“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專題研究,探索、建立有利于發揮學生、教師主動性和能動性的激勵機制,把我校辦成有鮮明教學特色的品牌學校。
二、工作目標:
1、學生發展目標。
①適齡兒童的入學率為100%,鞏固率為100%。
②學生掌握各學科基礎知識的合格率達到95%,優秀率不低于40%。
③學科能力合格率在90%以上,優秀率在35%以上,顯示出特長學生在50%以上。
④體育達標率在90%以上,體育成績合格率在95%以上,體育素質合格率在95%以上。
⑤學生品行綜合評價合格率在95%以上,兒童犯罪率為0。
⑥新增視力退化的學生控制在2%以內,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達到國家制定的相關規定。
⑦學生身心健康,活潑向上,樂學、會學。
2、教師素質目標。
①學歷提高。在學歷達標的基礎上,80%的教師達到專科以上學歷,30%的教師達到本科以上學歷。
②基本功訓練。中青年教師會網上電子備課,繼續強化教師一口話、一手字、一篇好文章的“三個一”的訓練,使各科教師基本功達標率90%以上。
③教育理論水平。深入學習課改理論,全員參加,轉變教學理念,構建立足學生發展的理論知識體系。
④具備教科研能力。能選擇恰當的課題或專題,寫出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或計劃,能落實計劃和實施方案,能寫出實驗報告,總結推廣實驗成果。
⑤培養骨干教師。在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的基礎上,有目的地分學科培養骨干教師,實施名師工程。
3、教學管理目標。
①改革教學模式,創建教學特色。以課改為契機,轉變教學觀念,轉換教師角色,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和評價者,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的發展。樹立開放的教學觀,構建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形成教學特色。
②加強教學過程管理,認真落實常規教學要求,加大教學視導力度。
③實現學生學籍管理、教師檔案管理信息化,完善學校主頁,強化數據庫建設,宣傳自我。
④修改和完善《實驗教師責任目標》、《教研組崗位目標》、《教師績效工資考核辦法》,激勵教師參與教學、教研工作。
三、工作任務及主要措施:
1、開展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①推行課程標準,開展構建和諧高效課堂實驗,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進一步促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②加強常規教學管理。
認真執行常規教學要求,加大對教師集體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輔導和評價的視導,定期進行教研活動,全面推廣取得的教研成果,進一步促進常規教學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學化。
③改變教學組織形式。促進教師克服存在的以講代訓,以教代學等現象,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獲取知識。打破“齊步走”的教學組織形式,鼓勵個人超前學習、分層學習,采取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探索式教學組織形式,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真知和豐富的情感體驗。
④嚴格落實特色方案。
語文要繼續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教學生愛讀書、會讀書、會寫字、會利用身邊的資源學習為特色;數學要進行“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當堂反饋”的課堂教學,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收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及進步和發展,形成有序、有效、有趣的特色;英語要加強口語訓練,針對日常用語,每節課首先要進行“英語會話5分鐘”活動;音樂以器樂進課堂為特色,體育以足球為特色。
⑤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活動,培養學生特長,發展學生個性。
a.組織文化實踐活動。在師生中開展讀書、繪畫、書法、誦讀、編報等活動。
b.狠抓藝術教育,讓管弦樂隊、民樂隊等再創輝煌。
c.積極開展科技活動。讓每個學生學會電腦的基本操作,五、六年級學生學會上網學習,有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繼續開展科技“四小”活動(小實驗、小制作、小發現、小創造)。
d.開展體育活動,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繼續開展體育達標、苗苗杯、運動會、陽光體育運動活動,使學生養成鍛煉習慣,學會鍛煉方法。
⑥充分利用優勢資源,進行網絡教學。
⑦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綠化、美化校園環境。讓學校每一寸土,每一堵墻都起到育人作用,充分發揮櫥窗的宣傳作用,凈化學生心靈。
2、推行課程標準,改革教育評價。
①樹立評價的正確觀念。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②采取多元化和多樣化的過程評價主體和方式。評價的主體除了教師外,還可以是自己同學、家長或社會相關人員,可采用課堂觀察、成長記錄袋、教學日記等形式進行,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以激勵為主。
③繼續實行“等級+特長+寄語”的評價。
④構建促進學生特長培養,個性發展的評價模式。
⑤堅持《教研組崗位目標》和《實驗教師崗位目標》考核。
3、內強素質,外強形象。
①學習教育理論和教育改革的政策法規,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強化教育就是服務的意識。
②狠抓基本功訓練,構建學習型組織,努力促進各科教師專業水平、業務能力再上一個新臺階。
a.組織教師讀書活動。
b.開展優質課展示及達標課活動。
c.進行教師業務培訓,實施名師工程。
③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
④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⑤制定培優補差計劃,確保每個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發展。
⑥增強學生科學意識和科學精神,提高學生藝術素養,組織開展好“藝術節”、“體育節”和“科技節”。
⑦認真貫徹體衛條例,增強學生體質。
4、開展專題實驗,爭創科研名校。
①深入開展新課程、新教材實驗。
②逐步完善英語教學管理,開展日托班實驗,力爭出成效,創品牌。
③請專家學者來校講學。
④與省知名學校結對子,爭創科研強校。
⑤積極參與《發展與創新》課題實驗年度各項活動。
⑥完善教科研制度,嚴格實驗教師考核。
四、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學教研計劃;
2、新教師教學視導,常規教學檢查、通報;
3、教研組長工作會議;
4、“有效備課”、“高效課堂”專題研究會議;
5、學籍規范化管理工作;
十月份:
1、隨堂聽課、教學視導、常規教學檢查及通報;
2、參加陸安市中小學高效課堂展示活動;
3、參加省小學語文學會優質課及論文評比活動;
4、參加小學語文同課異構“說、教、評”教學研討會;
5、參加孝感市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設計”、“自制教具學具”展評活動;
6、秋季田徑運動會;
7、學生寫字能力檢測。
十一月份:
1、橫向聯系;
2、教學“達標”活動;
3、期中調研考試及質量分析(語、數、英);
4、常規教學檢查;
5、球類運動會(三、四年級乒乓球比賽;五、六年級苗苗杯足球賽);
6、參加市小學數學論文、案例評比:
7、參加孝感市小學空中英語課堂教學課例展示;
8、參加孝感市小學數學年會;
9、小學科學優質課競賽活動。
十二月份:
1、“有效備課”、“高效課堂”成果評比;
2、學生能力檢測;
3、科技活動周;
4、常規教學檢查、通報;
5、撰寫實驗報告或論文;
6、學生能力檢測;
元月份:
1、常規教學檢查;
2、期末復習與考試;
3、興趣班考核
4、學期工作總結。
【陸安實驗小學教導處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陸安實驗初中教學的比武心得05-02
實驗小學教導處工作計劃01-04
實驗小學教導處工作計劃范文04-27
春江實驗小學教導處工作總結05-02
吳中區蘇苑實驗小學教導處工作計劃范文05-01
小學教導處的工作計劃04-30
小學教導處工作計劃04-28
小學教導處工作計劃02-08
小學教導處工作計劃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