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十五”實施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十五”實施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國6000萬殘疾人中,近一半的殘疾人生活狀況低于社會平均水平,相當一部分生活貧困,400多萬殘疾人需要國家和社會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在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大力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切實將殘疾人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保障殘疾人的基本生活,是“十五”期間的重要任務。依據《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五”計劃綱要》,制定本方案。
一、任務目標
殘疾人基本需求得到保障;
城鎮殘疾職工依法參加社會保險;
創造條件適當提高殘疾人生活保障水平。
二、主要措施
1、調查摸底,建立檔案
縣(市、區)殘聯組織對貧困殘疾人家庭逐戶摸底,準確掌握貧困戶的家庭經濟和實際生活水平,建立殘疾人社會保障對象檔案,并及時掌握變化情況,為落實保障措施提供依據。
2、落實現行保障法規、政策
(1)城市
進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以及殘疾人中的“三無”對象全部納入保障體系;有條件的地方適當提高差額救助標準。
各類企業應依法為殘疾職工辦理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確保殘疾職工在年老、生病、失業、工傷、生育時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條件的企業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應將殘疾職工納入。各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當地政府有關規定做好自由職業、個體就業殘疾人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工作。
繼續落實好集中供養、定期補助、臨時救濟在內的各項保障措施。各類社會福利機構依據政策接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
(2)農村
繼續實行對貧困殘疾人的救濟、扶助政策。已進行稅費改革的,要將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列入鄉鎮財政支出;尚未進行稅費改革的,繼續實行救濟和統籌扶助等政策。已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切實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體系;有條件的地方適當提高差額救助標準。
繼續落實好五保供養措施。各類敬老院、養老院等機構依據政策接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對分散供養對象,提供生活保障和服務,保障供養對象吃、穿、住、醫、葬和接受義務教育的需求。對因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而導致生活困難的殘疾人戶,有關部門及時提供幫助。
3、實行特別扶助
在落實現行社會保障措施基礎上,設立專項補助,對無業、重度殘疾、一戶多殘和有特殊需求的貧困殘疾人家庭給予特別扶助,解決其生活、就業、子女入學、配用輔助用具等困難。已設立專項補助的地方,要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完善資金使用辦法;尚未設立的地方,要積極創造條件設立專項補助,提高殘疾人的保障水平。
建立社會醫療救助和社會救濟救助等制度,幫助解決無業貧困殘疾人的醫療、養老和意外原因造成的困難。
區、縣級殘聯負責專項補助、救助經費的管理和補助對象的審定,街道(鄉、鎮)殘聯負責初審和發放。
4、推動社會助殘
各級政府組織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和殘疾人貧困戶“結對子”,開展多種形式的幫包帶扶活動,解決殘疾人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并逐步規范,形成制度。
將助殘活動融入社區工作,充分利用現有社區資源、場地和服務網絡,為殘疾人提供生活、就醫、康復訓練、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務等方面的幫助。
切實將殘疾人納入“春蕾計劃”、“幸福工程”、“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動”等社會救助活動。
國家給予政策支持,鼓勵社會力量,采取民辦或民辦公助等多種形式,興辦各類重度殘疾人寄養機構。有關部門制定相應的寄養機構管理辦法、細則,加強對寄養機構的監督管理,保護被寄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寄養機構健康發展。
三、統計檢查
認真做好統計工作,繼續完善統計報表制度,做到層層審核,嚴格把關,報表內容完整,數字真實,報送及時。
政府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本系統和相關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落實情況,各級殘聯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檢查工作。
【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十五”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社區殘疾人工作實施方案08-20
2021年社區殘疾人工作實施方案06-09
殘疾人無障礙改造實施方案10-12
殘疾人日間照料實施方案(精選7篇)09-06
殘疾人預防實施方案范文(精選10篇)10-19
殘疾人技能培訓實施方案(通用15篇)07-11
成立殘疾人協會實施方案(通用9篇)06-27
殘疾人就業服務實施方案(精選5篇)09-06
殘疾人康復救助實施方案(通用6篇)10-07
殘疾人服務實施方案(通用6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