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0教育名著讀后感 -名著讀后感
忙且"心不死"--讀林格《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這段時間,我都在翻閱林格的《教育是沒有用的》這本由全國百所知名中小學校長聯名推薦的教育力作。一來自己的確是想看看,因為起初買這本書就是被它的題目所吸引;二來也是響應學校號召我們教師多讀書、讀好書的活動。這本書的教育理念的確與眾不同,反映了很多中國教育的實在問題。林格也大膽革新,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這也實在給我們這些整日絮叨著自己忙的一線教師有了停下腳步、清醒反思的機會。書的內容廣博無邊,涉及了教育的很多實質內容。但我唯獨對一段只占了極小篇幅的內容深有感觸--借口"忙",其實就是"心死"了。"何為忙,心死也。"而我零零碎碎地看完了這本書,感覺自己也真是"忙里抽空"看的,F在不知怎么了,誰都感覺自己在"忙"。如果問起"忙"什么呢?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忙,已經成為我們工作的一種狀態,而不僅僅是一種說辭。我也時常感覺到自己現在整天都在忙碌中工作、生活,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每天都會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蛟S有人奇怪了,你沒當班主任了,咋還那么忙呢?我也不知道,只知道自己每天也忙著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其實也是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不過也感覺自己還是很忙。不過,話又說回來。忙碌,說明你很充實,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同樣因為忙碌,使得你無法抽出時間來反思,來總結自己的工作,更沒有時間好好靜下心來,讓自己的心得到片刻的放松,所以整天的忙碌,也意味著你的心在逼近"死亡"。林格說"忙"也是"盲"和"茫"。當你在忙碌時,你的視覺觀察、思維反應力也處于功能最弱勢的狀態。因而,離你最近的事物你卻視為不見、見而不明。在人忙碌紛擾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做出一些錯誤的選擇、錯失良機,忽略或傷害了身邊的人。就像我們的學生似乎理所當然就成了我們"忙"后遺癥的受害者,當你因為"忙"而滿腹牢騷或一肚子火時,你最容易拿沒有任何殺傷力和防備能力的學生"下手"或"下口"。正所謂的"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當你對著學生痛斥他們在平時看來并不是錯誤的錯誤時,你心中的怒火已經讓你失去理智而把這種小錯無限地擴大化,以致可能在學生心上留下永久的陰影,成為無法抹去的傷疤。事實上,"忙碌"、"盲目"、"茫然"已經構成了一幅中國現代人的生活現狀的圖畫,大多數人生活在浮躁功利的現實社會中,困于辛苦矛盾困惑的局面,內心充滿了掙扎的抉擇和追索的壓力。我們身為教師,人類口中的"靈魂師"該如何首當其沖去改變這種現狀呢?工作之余,我們要靜下心來,好好地問問自己,我每天都很忙嗎?在繁瑣的工作中,我的心死了嗎?我是否留出了一定的時間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休息與放松?我是否把工作帶入了原本該休息的時間中?我是否有時間陪陪家人,和他們到戶外去散散步、聊聊天,或者是看看電視?我是否因為工作而感覺到力不從心?我是否整天想著工作,而讓自己的情緒處于一種焦慮的狀態?我想,要想沖出這層把"忙"當借口而讓心悄然死去的黑色迷霧,最好的良方莫過于擁有陽光的心態!像魏書生說的,我們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教育名著讀后感 -名著讀后感】相關文章:
名著愛的教育讀后感05-18
教育名著的讀后感(精選25篇)09-07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06-23
陶行知教育名著讀后感07-04
陶行知教育名著讀后感06-20
教育名著讀后感(通用38篇)08-23
讀教育名著心得體會05-17
名著愛的教育讀書心得08-29
名著讀后感06-13
名著的讀后感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