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求蒙田《隨筆錄》的讀后感一篇 -名著讀后感
2011-04-26求蒙田《隨筆錄》的讀后感一篇要1000字以上,謝謝!沒有最好答案蒙田《論兒童教育》讀后感蒙田,在他的《自畫像》中是這樣描述的:"身材矮小粗壯,面部豐滿而不臃腫。脾氣嘛,半開朗,半憂郁,合乎多血質與沖動之間。"他的表面普通,不能夠引起人們對他的留戀,而他的《隨記集》卻成為了世界名著,這位懷疑論者也成為了聞名遐邇的哲人。批評他的人卻說,書中談論自己不多,借用了一些不常用的詞語,文章缺少條理,粗野生硬,鄉里鄉氣等等。在崇敬與批判的兩種聲音下,我揭開了《隨記集》的第一頁"致讀者",其中寫道:"你不應該把閑暇時間浪費在這樣一部毫無價值的書上,再見!"真逗,不讓讀者讀,那又為何出版呢?又在一篇《雷蒙塞邦贊》中寫道:"我知道什么?"奇怪,既然不知道什么,又為何寫上堂堂的幾本書?他蛟龍得水地穿梭于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中,在現實與理想的門檻上來來回回,將自己與世界結合的完善無暇,這個歷史老頭著實引起了我的樂趣。那就來看看他究竟知道些什么吧!他知道"危險的構和時機"、"堅毅"、"友情",還知道"良心"、"兒童教育"、"想象力"、"衣著習慣"…蕓蕓眾生,林林總總,無奇不有,無所不知,他從1個智者的目光觀察和思慮大千世界,從古希臘到十六世紀,從古埃及到法國,波瀾壯闊,旁征博引。當我合上書的最后一頁時,我問自己,我知道什么?就拿他對教育的看法來說,那也是我們這些所說的的"師范生"遠不能及的。教育問題在《隨記集》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批評了經院教育對兒童身體和精神的摧殘,反對純粹書本教育,主張以世界為書;反對過度影象,主張兒童在教育中學習;反對給兒童灌輸現成的概念,主張他們智力的充分發展,要讓學生先說,讓學生自由判斷;反對學生盲從,主張直接經驗,在同各種人的談話和旅行中獲獲悉識。他還強調學生要愛勞動,沉默與禮讓地與人交往,不要好為人師,過分聲張。在《論兒童教育》中,蒙田纖悉地從各個角度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說了然兒童教育的重要性。他的父親便是他筆下那位因材施教,引導孩子念書的好老師,父親對他奇特的教育體式格局,便是神州正在大力提倡的素質教育,以至于,讓我們今天能夠看到1個自如地應用荷馬和奧維德作品的作家;1個從法語跳到羅馬人或雅典人的語言,再回到母語,用難懂的拉丁語和人們輕松交流的語言學家。他對教育的看法,在其時,無疑是獨領*河蟹*,他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現代人"。我反復讀了幾遍談及教育的文章,他先進的思想,奇特的見解,讓我不禁肅然起敬。兒童教育實際上并不象人們想象中的那樣子簡單,一成不變。其中至少有三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自小便給孩子提供學習外語的環境。蒙田回憶說:"父親給我找了1個不懂法語,稍通拉丁語的德國人…父親本人,以及我的媽媽,家丁和侍女,陪我頑耍時,盡量用他們現學的拉丁語同我說話。"現在許多家長將孩子送往國外,也許他們的初衷并非如此,但結果卻往往是造就了1個"中西結合"的人,這就是語言環境下的產物吧。而一些小學中,在提供了小班化教育的根蒂根基上,還聘請了外籍教師,在愉快自然的氣氛下教學【求蒙田《隨筆錄》的讀后感 -名著讀后感】相關文章:
名著讀后感06-13
名著的讀后感09-13
經典名著讀后感08-16
經典名著讀后感05-15
名著讀后感[精選]07-17
經典名著讀后感范文07-25
[薦]名著讀后感07-12
名著讀后感(熱門)07-14
名著讀后感【精】07-01
名著讀后感【熱】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