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后感 -名著讀后感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后感幸福在哪里,朋友哇告訴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溫室里,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它在你辛勤工作里。這首20世紀80年代老歌感激勵了很多人,是很多人追求幸福動力。讀了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豐富了對幸福理解的內(nèi)涵。書中從三個方面詮釋了如何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打點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境界。陶老師在書中提到的宗旨就是要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當我用了我最快的時間看完這一部分以后,我的感受很大,我對讀書有了新的認識,特別是讀書走向,取法乎上。自從我校開展的書香校園那時算起,學校經(jīng)常要求我們教師看一些有關(guān)教育的名篇、名著之類的書籍。我雖然沒有看幾本完整的名著,但我堅持著每天看一點兒,每天和圣人進行對話,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和寫作水平。陶老師在書的第一部分闡明了"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然后在第一講開門見山的點出"讀書: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需"。陶老師認為,"受業(yè)解惑"的真意在于文化升值。他做了這樣一個比喻:對一個人來說,他可能有萬千資產(chǎn),他可能在銀行里存了很多很多的錢,但他未必是幸福的;而大量的經(jīng)典誦讀,則是另一種存款,他稱之為文化存款。而是存到自己的心靈里了。而文化一旦在心靈里安頓,就成為人一生幸福的儲蓄。第二部分"打點幸福人生"陶老師提出了基數(shù)幸福是1的觀點,其他為0;這也體現(xiàn)我校領(lǐng)導(dǎo)對老師們的人文關(guān)懷,這也體現(xiàn)我校的辦學宗旨,與經(jīng)典同行,共建和諧校園。作為一名教師,需要豐富的文化基礎(chǔ)作為資本,不僅僅因為需要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而是面對現(xiàn)在的孩子,面對他們小腦瓜里千奇百怪的想法,需要教師在精神和心靈上與之溝通、交流,讓學生擁有豐盈的知識與智慧,擁有健全的人格。作為一名教師,要想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需要多讀書。陶繼新老師在《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文中告訴我們:讀書很重要,是我們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需,是提升人格的途徑。而要讀好書,是需要對所讀書籍有一個正確取舍的。古人說:"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這告訴我們,如果閱讀高品位的作品的話,我們得到的僅僅是"中";如果在"中"的層次閱讀的話,我們得到的只是"下"。如果我們一直在閱讀三流的作品,不管我們讀了多少的書,也不會有生命意義的提升,也不會有因為閱讀而感悟生命快樂的飛躍。所以讀書要學會取舍,舍棄那些低層次的文化,取來的是思想與語言俱佳的作品。這樣,就可以通過閱讀,向大師汲取智慧與思想,甚至與大師進行心靈對話。久而久之,便會漸漸向大師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會越來越高,在知識越來越豐富的時候,進而生成屬于自己的思想與智慧。讀高層次的書籍,就相當于在拓寬自己生命的維度。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當我們在備課時,在與文本、作者進行對話時,如果有豐厚的文化積淀,我們的視野會變寬闊,我們關(guān)注的范圍會擴大,在課堂中,我們會補充教材中的空白,能夠旁征博引,能夠以不變【《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后感 -名著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06-06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08-28
名著讀后感06-13
名著的讀后感09-13
經(jīng)典名著讀后感08-16
經(jīng)典名著讀后感05-15
名著讀后感[精選]07-17
經(jīng)典名著讀后感范文07-25
[薦]名著讀后感07-12
名著讀后感(熱門)07-14